無花果銹葉病是因銹菌寄生而引起之無花果葉部病徵,在高溫多雨平均濕度高達75%的台灣,銹葉病的發生無可避免,無論棚內、露天種植皆然,若以藥劑防治,殺菌劑有噴有效但停藥後隨即再次發生,而且同一種殺菌劑連續施用多次後成效也隨之降低,銹菌似乎也產生抗藥性,這時只能「*換藥」再噴如此不斷循環,完全無法改善如此情況。
* 「換藥」是指更換不同成分但具有同樣功效之防治藥劑,非單指更換品牌。
自然生長下銹葉病不危害果實,只在葉片呈有限度感染(幼葉、嫩梢、幼果很少感染),與無花果天然共存,常年施藥的植株則自體抗性低下,停藥染菌後容易氾濫呈失控狀態,此時全株葉片焦落影響光合作用。我們將棚內施藥如常的美植袋大株移出地植,不再施藥施肥放任自然生長,15日的午後陣雨澆淋隨即染病,35~42日後全株葉片焦捲黃落,50日後枝條重萌,60日後已長新葉,爾後葉片再次出現銹葉病徵但從此未見氾濫失控,正常生長正常結果,這株無花果從此不再是溫室苗木,而是具有自體抗性可在露天生長的強健植株。
威綠種苗公司對病蟲害著重「修剪、排水、通風、日晒、雨淋」符合自然之物理防治方式,儘可能免除密集低效之施藥情況,以自然汰弱原則育成健康苗木。
初植者對無花果的應有認知:
一、自然生長露天地植的無花果,只需將病徵嚴重的葉片剪除,不必稍有銹斑就剪葉,也很難找到完全無銹斑的葉片,銹菌在空氣、土壤及水中本來就有,銹葉病對健壯的無花果植株影響微乎其微,兩者維持平衡共存是自然的。
二、我們極不建議施用化學藥劑,雖說殺菌劑相對於殺蟲劑毒性低微對人體相對安全,這是單指「殺菌」成分而言,但要讓殺菌劑沾黏上枝葉的「展著劑」就很難說,各種不明成分無法從一而論,一瓶殺菌劑完整的說其實是「微量的殺菌成分 + 大量的展著劑」,更易於隱匿疑慮的部分反而是展著劑。
三、若您準備在四面圍網頂上遮雨的設施棚內進行無花果經濟生產,您可使用以下兩種非化學農藥的防治方式:
a、石灰硫磺合劑 …… 硫磺:生石灰:水 = 2:1:15,2份硫磺必須先與少量的水一同煮化(硫磺難溶於水),再與15份水 + 1分生石灰彼此混合,再經火煮1小時,此時溶液呈深褐色,取過濾後的上層液體使用,施撒濃度 600 ~ 1,000 倍。因含有硫磺,本劑不可在果期施用(無花果在網棚內不套袋,採收後連皮鮮食)。
b、波爾多液 …… 生石灰:硫酸銅:水 = 4:4:1000 (4克:4克:1000公升),生石灰與硫酸銅分別先與500ml的水混合溶解,之後再將兩者混合,噴施時注意貯桶內的液體必須經常攪拌避免沉澱。
四、縱然在上方遮雨的網棚內種植,定期施用殺菌劑、石灰硫磺合劑或波爾多液,仍然無法完全杜絕銹葉病,零星發生皆屬正常,輕微的病徵可以不必理會。

.JPG)
撰文:威綠種苗有限公司